协会动态
业内动态 当前位置: 首页 > 旅游新闻 > 业内动态
公益旅游的初衷来自心中的善意
来源:http://www.jxlxsxh.org    作者:jxlxsxh    发布时间:2013-12-30    点击次数:2012
    2012年,中青旅启动“陪着盲人去听海”公益旅游活动,此后连续多年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助盲公益旅行,在关注视障人士旅游权益、倡导关爱弱势群体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起到了带动作用。近日,本报记者对中青旅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李京进行了专访。

    记者:中青旅为什么会关注到盲人这一群体的?

    李京:中青旅做公益活动,“盲人旅游”不是唯一的,却是所有公益活动中反响最强烈的。盲人被称作“残障人士中的残障人士”,他们更应该获得关注。不接触他们,健全人是想象不到他们生活当中所面临的困难的。

    最初,中青旅接到专业助盲组织——红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的邀请时,对于安全问题也是有顾虑的。但我们出于一种善意,和对专业的信任,最终决定组织“陪着盲人去听海”公益活动。

    跟盲人朋友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,有些盲人朋友很乐观、很豁达,有的看待问题的执著让我们无法理解。那时,我才意识到,行动不便只是视障人士生活中遇到的一种困难,而一旦他们长时间不能走出去接触世界、只是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的时候,思维慢慢地会变得窄了。

    我们组织这样一次活动,希望帮他们打开心扉,同时,引起社会更多的人对这一群体的关注。

    记者:旅行社做公益活动,会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?

    李京:我觉得,做公益活动确实需要专业。

    旅游是我们的专业,但盲人生活的很多知识是我们是缺乏的。比如,如何去领会和理解盲人的视觉想象力。实际上他们靠的是听觉思维,而我们更多的是视觉思维。听觉和视觉思维遇到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。如果没有专业助盲组织的帮助,我们很难理解到现在这个程度。正是专业组织的培训,才使我们尽快找到了能够与旅游相结合的点。

    然而,我们也只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。首先,这项工作需要专业性,不是我们能够大规模复制,或者一般的导游、领队可以完成的;其次,旅途其实是生活的一个片段,取决于社会大环境,如果大环境没有一个有效的支持,那我们也是无能为力的。比如说找酒店,我们的员工出去考察,第一次去北戴河的时候,三四星的酒店几乎都跑遍了,希望找到适合盲人入住的房间,但没能找到。所以,所以这里还有一个生活配套的问题,这可能需要一个逐步改善的过程。

    记者:活动成效如何?

    李京:企业内部和社会上的响应程度都超乎我们的预期。比如,中青旅的联盟成员江苏中青旅也做了“探访春天”公益活动。

    不仅旅行社行业,万科等大企业也都开始关注盲人旅游,他们帮助100位盲人朋友实现了去长城的梦想。

    我们的活动,带动了社会上更多的人、更多的企业来关注视障人士,关注盲人出行的便利问题。

    唤起大家对这件事情、这群人的关注,让社会知道,视障朋友也有旅行的需求,而这样一种需求的满足,不仅仅是他个人生活质量的提升,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。

    记者:组织这样的公益活动,中青旅收获了什么?

    李京:从企业的角度来讲,企业做公益,本身是一种善意的表达。

    首先,适合做服务业的人应该是心中充满善意的;其次,中青旅的企业文化聚拢了这些一些充满善意的人;最后,通过企业来宣导公益,然后去帮助别人,其实进一步强化了我们的企业文化,我们希望我们的员工都是愿意去帮助别人的。

    提升服务质量,靠标准化、靠几条具体的规定可以做到一定的程度,但是愿意帮助人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,愿意为客户提供用心的服务,对于企业提升服务质量是一种促进作用,形成了企业良性的服务文化和服务质量的提升,其实这样的一种宣导比做多少培训都有价值。

 来源: 中国旅游报

上一篇:让我甘心付出的职业
下一篇:做一个坚持原则的导游
Copyright © 2025 jxlxsxh.org. All rights reserved by 嘉兴市旅行社协会 浙ICP备13027769号-1
嘉兴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中心 推荐 嘉兴中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